您当前的位置:   首页  >   中心概况  >   新闻公告  > 

教学研讨会-“多学科视角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”

发布日期:2025-07-17

为促进跨学科教学交流,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,华北电力大学能动学院、人文学院和数理学院青年教师于2025年6月2日在G638举办了以“多学科视角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”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。本次会议汇聚了储能、法学、数学等不同领域的青年教师,通过经验分享与互动研讨,共同探索理工科与人文社科教学的融合路径,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新思路。

能动学院储能教研室青年教师高淑蓉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讲人之一,基于吴仲华学院和储能氢能专业特色课程《本科生科研入门》分享了教学经验。该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和实践相结合。基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,进行课堂教学改革,改变传统灌输式讲课方法,以小班研讨为主,融入课程思政元素。在教学环节,本课程从创新能力、科研视野、科研想法的论证与执行等方面入手,着力培养本科生“增长知识见识、增强综合素质”。通过思想价值引领、科研能力培养,为热爱科研的本科生提供全面发展、快速成长的平台。在人才培养方面,本课程通过思想价值引领、科研知识传授两条主线,致力于孕育德才兼备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本科生科研人才,为我校双一流学科“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”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
人文学院法学教研室青年教师徐颖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讲人之一,分享了其在《刑法总论》《刑法分论》课程中的教学改革经验。徐颖老师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“翻转课堂+情景模拟”的方式,将抽象的刑法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学习体验。她提出的“刑事案例全流程分析教学法”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,这一创新实践引发了在场理工科教师的浓厚兴趣,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新思路。此外,她还提出可以通过“过程性评价”体系(如课堂表现、案例分析报告等),动态反馈学习成效,兼顾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,助力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法治人才。

在本次研讨会上,数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青年教师石万林作为主讲人之一,围绕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,作了精彩汇报。石万林老师的报告聚焦三个核心主题: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成果、思政示范课建设与差异化教学实践。首先,她介绍了课程团队在理念重塑、内容重构与方法革新方面的探索成效,重点分享了在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中的获奖经验,展示了多模态互动、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。其次,详细阐述了思政示范课的设计路径,说明如何将统计案例与国家战略、科研诚信、社会责任等育人元素深度融合,提升课程的思想引领力。最后,围绕“分层分类教学”“中英文融合教学”等策略,她分享了课程如何有效应对不同专业背景与学习需求,拓展基础课程服务多元人才培养的路径。此次研讨会为不同专业的教师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,推动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课程在教学创新与价值引领方面协同提升,为培养具有能源电力特色的高质量创新人才注入了新动力。

本次研讨会为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,与会者纷纷表示,跨学科的思维碰撞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,也为课程设计、课堂互动和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启发。